一、行業新聞
為大力發展電子招標投標,促進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5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選擇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甘肅省、廣州市、宜賓市、深圳市、昆明市為國家電子招標投標政府綜合試點,圍繞電子招標投標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積極探索。為檢查評估試點工作,總結、轉化、推廣試點經驗和成果,2017年1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鐵路局有關司局,在北京組織對九家政府綜合試點單位一年多來的試點工作進行總結交流。
2.關于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全國電子招標投標數據中心”上線運行的通知
“全國電子招標投標數據中心”作為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推出的面向社會公眾的電子招標投標業務數據展示中心,已于2017年1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http://public.cebpubservice.com/)。該數據中心將已對接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交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推送的社會公開的交易信息通過可視化界面進行實時滾動展示,并在第一時間廣泛傳播展示給社會公眾,有效促進社會監督,維護和完善招標投標市場的統一開放與公平競爭秩序。
3.《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出臺實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發表《<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出臺實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的文章,文章指出,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這是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大舉措,必將帶來深遠的重大影響。文章從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和重要路徑;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核心是強化競爭、提高效率;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關鍵在行動,重點在落實三方面進行了鞭辟入里地闡述,具有指導意義。
二、業務研究
招標代理機構是依法設立、從事招標代理業務并提供相關服務的社會中介組織。在從事招標采購活動時,招標代理機構有意無意會犯些錯誤。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招標代理機構必須向提供更深層次的專業型和顧問式服務轉變。作者列舉了一些招標代理機構在從事招標采購活動中常犯以下幾種錯誤,這些雷還是不踩的好。
《招標投標法》及配套法律法規頒布實施以來,招標代理機構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央企招標機構借助此東風,進入到蓬勃發展的階段。央企招標機構的發展規范了央企采購管理工作,對提高項目質量、降低采購成本、優化資金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招標采購已在央企采購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央企招標機構也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新形勢下,央企招標機構要做到職能的準確定位,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其作用,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成為“陽光采購、綠色采購”的形象代言人。
評審環節是整個招投標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評審質量直接影響著招標項目的質量。絕大部分評審專家能夠積極履行職責,秉公評審,依據法律法規行使權力。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也有不少專家會存在各種工作不妥之處。本文通過總結日常評審專家易出現的問題,試探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