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動向
1.中央深改組: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
4月1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研究審議了許多重要事項,其中《關于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尤為引人關注。
會議強調,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要從維護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角度,明確審查對象和方式,按照市場準入和退出標準、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標準、影響生產經營成本標準、影響生產經營行為標準等,對有關政策措施進行審查,從源頭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場競爭。要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保障機制,把自我審查和外部監督結合起來,加強社會監督。對涉嫌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依法查實后要作出嚴肅處理。
會議指出,建立和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要充分運用信用激勵和約束手段,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聯合激勵與懲戒機制,推動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著力解決當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加大對誠實守信主體激勵和對嚴重失信主體懲戒力度,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制度機制和社會風尚。
建設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在全國范圍內互聯互通。4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提出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推進公開六方面內容。其中包括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
具體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落實研究起草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的意見。推動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透明運行,依法公開交易公告、資格審查信息、成交信息、履約信息以及有關變更信息等,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公開和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在全國范圍內互聯互通。
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信用指數(下稱“廣州指數”)近期已投入研發,這是國內首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信用評價指數。廣州指數以“只減分不加分”的打分模式,對公共資源交易涉及的投標人、招標代理、招標人和評標專家四類主體進行評價。不斷變化的指數反映動態的信譽變化,被寄望于實現對公共資源市場誠信行為的有效監管。
如果政府數據如期開放,廣州指數將于6月率先在政府采購領域的試運行,未來將全面覆蓋公共資源交易。
當前,全國已有數百座城市試點布局“智慧城市”,其中的“電子政務”在簡化事前審批方面多有成效,但不少城市由于缺少必要的數據“沉淀”仍難以實現“事中事后監管”的大數據應用。公共資源交易涉及市政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國有產權交易等領域的招投標,圍標、串標等現象偶有發生,歷來是監管、服務的重要陣地。從這兩個層面看,廣州指數或將打開大數據應用的一道缺口。
即日起,凡在重慶進行工商登記的中小企業參加重慶政府采購活動并取得政府采購合同的,可以依據政府采購合同,根據自身需要向金融機構申請信用融資,金融機構以政府采購誠信考核和信用審查為基礎,按相應的貸款優惠政策向符合信用貸款條件的中小企業供應商發放貸款。
中小企業在經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經常面臨著一個普遍性的難題:融資難。而政府采購已不僅是加強支出管理、節約財政資金的制度創新,還具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政策功能,其調整產業結構、扶持實體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大。近日,重慶市財政局運用政府采購工具,出臺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信用融資辦法,專為中小企業開辟了一條融資“綠色通道”,希望借此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二、平臺動態
新建成的武漢市建設工程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武漢市公共資源交易初步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據悉,武漢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在2012年初步建成了電子化招投評標系統,2014年年底對原有系統進行了升級換代,今年1月18日開始試運行。新建成的系統中,包含交易平臺、電子化招投評標系統、無線電子交易平臺等6大子系統,實現了從報建登記、招標書制作/審核、答疑會、資格預審、投標、開標、專家抽取/通知、評標、結果公示等過程的全流程電子化。
“以標書的制作為例,以往交易人可以自行填報的內容,現在都需要通過電子化招投評標系統填報?!蔽錆h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人員介紹,電子化招投評標系統中,包含有交易人信息庫、項目信息庫等,這意味著,沒有經過認證的信息,無法填報?!罢型稑耸袌鲋刃驎右幏?,有利于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環境,實現信息公開、活動透明。”
同時,平臺將與國家招標投標服務平臺及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數據對接,實現國家、省、市三級招投評標數據的信息共享。
2.中國招標公共平臺專業詞典服務開始測試運行
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專業詞典服務已經上線,開始測試運行。目前正在集中整理一批招標采購專業詞匯,并給出初步釋義。注冊用戶登錄本欄目后,可以對詞條內容進行糾錯、修改、完善和評價,與其他用戶和業內專家進行互動。此外,用戶也可以提出新詞匯,自行解釋,或等待別人來解釋,“自問自答”或“我問你答”均可。在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專業詞典服務會不斷完善,成為招標采購行業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