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下午3時許,隨著最后一位評標專家簽字提交評標報告,歷時5個小時的評審,黃石大冶湖高新區西北片區建設F+EPC總承包項目開評標工作在大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落下帷幕。評標結束后,招標人代表如釋重負地說:“我們本次招標的項目,投資金額大、招標范圍廣、技術要求高、建設周期長,開標前我們自己也擔心是否有足夠的投標人參與競標、是否能夠順利完成評標,沒想到今天這么順利,非常感謝大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前期所做的準備工作。
黃石大冶湖高新區西北片區建設F+EPC總承包項目估算總投資為559703.13萬元,是該交易中心成立以來投資估算額最大的項目,為確保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該交易中心全力打好服務組合拳,為高質量完成項目交易保駕護航。
一是提前介入,為項目招標投標開辟“綠色通道”。獲悉項目進場交易信息后,交易中心主動與項目建設單位聯系對接項目情況,及時提供政策指導和業務咨詢,掌握招標時間節點,提前預留開標時間和場地,項目招標所需必要資料齊全后,第一時間發布招標公告。
二是因事制宜,確保招投標工作優質高效。交易中心加快推進招標文件示范文本的開發和測試,并結合項目實際情況上線《大冶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文件通用示范文本》,盡量減少招標文件的個性化條款、降低投標文件的編制難度。同時,為保證評審質量和精簡進場人員,經與招標人深入溝通后,確定了“5+2”和“異地+本地”的評標模式,即招標人組建7人評標委員會,其中從異地評標專家庫隨機抽取的評標專家5人,招標人委派的評標代表2人在本地交易中心參與評審。
三是精心演練,提供可靠技術保障。為確保既定的遠程異地評標工作順利開展,該交易中心提前一周開始遠程異地評標測試工作,先后與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多個中心進行技術對接,提前解決了帶寬不足和遠程異地評標系統兼容問題,制定了遠程異地評標突發狀況應急預案。
四是整合資源,確保開評標工作順利進行。經綜合考慮,最終決定從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抽取評審專家進行遠程異地評標。開評標當天,電子交易平臺軟件開發商、中心硬件維護商、移動網絡供應商、網絡技術人員悉數到場,招標代理機構工作人員雙邊待命,隨時準備處理遠程異地評標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全力保障評標工作順利進行。
下一步,大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在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和全力做好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的同時,持續開展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工作的實踐創新,通過“個性化試點+單項培訓+全面推廣”的逐步推進模式,不斷提高公共資源電子化交易水平、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環境,穩步推進疫情防控和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兩不誤”,確保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正常進場交易“不打烊”,為高質量完成項目交易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