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五部門規范口岸進境免稅店招投標
財政部、商務部等5部門8日發布《關于印發口岸進境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補充規定的通知》,指導相關口岸制定科學規范的招標評判標準,從嚴甄別投標企業實際情況,選定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經營主體,合理規范口岸進境免稅店租金比例和提成水平,避免片面追求“價高者得”。
《通知》要求,招標投標活動應保證具有免稅品經營資質的企業公平競爭。招標人不得設定歧視性條款,不得含有傾向、限制或排斥投標人的內容。
《通知》要求,應綜合考慮企業的經營能力,甄選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經營主體。技術指標在評標中占比不得低于50%。技術指標分值中,店鋪布局和設計規劃占比20%;品牌招商占比30%;運營計劃占比20%;市場營銷及顧客服務占比30%。品牌招商分值中,煙酒占比不得超過50%。
《通知》規定,中標人不得以裝修費返還、稅后利潤返回、發展基金等方式對招標企業進行變相補償。招標人及所在政府不得通過補貼等方式對中標企業進行變相補償。(消息源:經濟日報)
NO.2
住建部加強建筑施工危大工程安全管控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啟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將加強建筑施工中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控,強化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構建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說,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為期兩年,旨在通過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集中治理,全面強化落實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安全責任,有效防控施工現場重大安全風險,確保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下降。(消息源:新華社)
NO.3
重慶:5月前完成政策清理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為了進一步消除市場壁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近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委制定了《2018年清理現行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市級部門、區縣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對現行政策措施組織清理。
“清理內容包括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重慶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
如,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準入和退出條件;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對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實行歧視性價格和歧視性補貼政策;限制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阻礙本地商品運出、服務輸出;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招標投標活動;強制經營者從事《反壟斷法》規定的壟斷行為等,都屬清理內容。
據介紹,清理工作分階段推進。首先是自查梳理,市級部門、區縣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對本部門、本地區制定的政策措施開展自查,梳理出可能需要清理廢除的政策措施清單;然后進行審核排查,對部分模糊不清、不易判斷是否排除限制競爭,或者廢止可能帶來重大影響的政策措施,組織進行研究,形成初步處理結論。
今年5月前,市級部門、區縣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對清理出的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形成處理結論,并按程序予以廢除或者調整。廢除的政策措施清單、調整的政策措施內容、設置過渡期情況以及符合例外規定政策措施的實施期限等要及時向社會公布。
今年10月前,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市級部門聯席會議組織將對區縣人民政府、市級部門清理工作進行督導,對清理不到位的進行糾正。(消息源:重慶日報)
NO.4
湖北:2019年底前實現全省交易市場的統一
今年,湖北省將提速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完善集交易、服務和監管于一體的網絡體系,在2019年底前實現全省交易市場的統一。
此前,湖北省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繁多,擁有一批諸如建設工程管理中心、土地拍賣中心、政府采購中心等事業單位,機構復雜、資源浪費。2017年,湖北省著手整合平臺,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量由101個減少至20個,縣級交易中心使用省級或市級交易系統,減輕了縣級政府建設、運行、維護電子交易系統的壓力。
與平臺整合優化同步,湖北省清理了涉及公共資源交易的制度性、政策性文件,廢止各類行業性、區域性文件300余件,全省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率提高到70%左右。
湖北省全面取消招投標網員費,連續三年下調公共資源交易信息服務費收費標準,每年為企業減負4億元。
據統計,2017年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規模達8700億元,同比增長近30%,穩居中部首位、全國前列。(消息源:湖北日報)
NO.5
寧夏:清理現行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物價局將聯合自治區財政廳等部門下文,要求政策制定機關對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它政策措施進行清理。
此次自治區政府及所屬部門存量政策清理范圍為2016年10月10日以前出臺的現行政策措施,市縣區政府及所屬部門存量政策清理范圍為2017年1月1日以前出臺的現行政策措施。清理重點包括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準入和退出條件;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對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實行歧視性價格和歧視性補貼政策;限制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阻礙本地商品運出、服務輸出;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招標投標活動;強制經營者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定的壟斷行為;違法干預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
按照要求,如在清理過程中發現其它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政策措施,一并清理。(消息源:寧夏日報)
NO.6
廣州:經適房上市價格評估項目招標
記者從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廣州市住保辦委托該中心招標,確定專業評估機構對符合上市條件的經濟適用住房市場價格進行評估。評估共涉及33個小區、包含332個樓棟。項目最高限價186.4萬元。
廣州市住保辦指出,根據《廣州市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穗府〔2007〕48號)規定、《廣州市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合同》約定,購得經濟適用住房滿5年的,購房人可轉讓經濟適用住房,但應繳納土地收益等價款。市住保辦可優先回購。購房人繳納土地收益等價款后,可以取得完全產權,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在其房地產權證上重新注記。土地收益等價款按照屆時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與經濟適用住房差價的80%計算。土地收益等價款全額上交市財政。
為更好地量化符合上市交易條件的經濟適用住房交易應繳納的土地收益價款,現欲通過招標確定專業評估機構對符合上市條件的經濟適用住房市場價格進行評估。工作范圍涵蓋天河區、海珠區、荔灣區、白云區、黃埔區,涉及33個小區、包含332個樓棟。基本覆蓋了目前全市的經適房。
中標人須對所有符合上市條件的經濟適用住房建立基礎數據庫并進行基準價評估,基準價評估精度為樓棟級別,每棟設置一間標準房。(消息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