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今年起在網上公開政府采購評審詳情――
“實在沒有想到,現在能看到專家打分表,對于投標結果,自己也就沒有了異議!”成都時光科技咨詢公司總經理劉輝告訴四川日報記者,他現在能清楚地看到評標專家對自己的投標文件打分的詳細情況了。
3月22日,劉輝在“四川省建設崗位培訓與執業資格注冊中心崗位培訓機考服務項目”的投標中失利,在例行瀏覽評標結果時他發現,該項目結果公告中有一個名為“評審詳情”的附件。下載打開后,是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投標報價得分、技術指標響應得分、公司技術力量得分……各項指標的專家評分詳細顯示在這張表上。
這一看似不起眼的“評審詳情”附件,卻標志著我省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一場重大改革。
今年以來,在政府采購中為充分保障投標人知情權,接受社會全面監督,四川省實施了《關于貫徹落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 的若干規定》,首次將政府采購項目符合性審查情況、專家打分情況等內容全數上網,截至3月29日,我省已“曬”出超過8000個政府采購項目。
從保密變公開
評審詳情即時上網
記者瀏覽四川政府采購網,點擊進入采購項目“結果公告”一欄,發現多數公開的結果公告都已包括了這個指定的“評標詳情”,該部分是將原始評標打分的表格以掃描件或照片的形式打包上傳。
在項目的“評審詳情”表上,除了采購人、開標時間、評審地點等基礎信息外,還能一目了然看到通過資格性、符合性審查的投標人有幾家,未通過資格性、符合性審查投標人及原因,以及供應商最為看重的詳細評標分數。“投標報價30分、技術指標響應情況12分、產品安全設計方案2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投標“試卷”,供應商四川詢林項目建設公司總經理張麟顯得有些興奮,他一手拿著“評審詳情”表,一手打開手機的計算器開始計算。
另一方面,他非常關注的第一中標人的各項具體分值在表內也是清楚明白。張麟說:“我要仔細研究競爭對手的優勢在哪,還要檢查第一中標人的分值計算有無差錯。”同時他還注意到,在“評審詳情”表格正下方,該項目5位評審專家和監督人員工工整整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坦坦蕩蕩”對評審結果承擔責任。
對此,省社科院研究員黃進認為:“曾經政府采購結果公示,只公示中標總金額和中標單位名稱,而不公示詳細的評審分值。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失利的供應商難免輸得‘不服氣’。”他進而打了一個比方:“就像學生考試一樣,如果只知道考試排名,而不了解具體成績,可能讓人就‘判卷’是否公正而耿耿于懷。而公開的另一好處,也能讓供應商便于針對自身不足進一步采取改進措施,彌補競爭‘短板’。”
從省到市縣
全流程公開透明
如同供應商劉輝、張麟從驚訝到驚喜的經歷一樣,隨著這項制度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廣,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開始習慣了“評標詳情”的存在,并為這樣的信息公開叫好。“原來保密的政府采購評審詳情,現在徹底變為透明了。”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處負責人說,這項制度在今年1月1日開始正式推行,不僅要求省、市、縣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所負責的政府采購項目評標詳情全面公開,對于第三方社會代理機構負責的政府采購項目也是同樣要求。“在成交供應商確定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評標結果必須上網,而評審詳情也和評標結果一體公示。”。
“這一舉措看似不起眼,卻標志著我省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一場重大改革,對促進政府采購全流程公開透明具有重要意義。”黃進認為。據了解,截至3月29日,我省已“曬”出了超過8000個政府采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