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av无码免费观,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業內觀察

  •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內觀察

低價藥“中標死”,拿什么來拯救?

  • 來源: 馮海寧
  • 時間:2017-06-14

  按照有關通知,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將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但記者采訪發現,在一些藥品“零差率”政策已經落地的地方,由于落地倉促等原因,出現低價藥、基本藥物斷供現象,引發患者擔憂。由于相應的配套補償措施不到位,導致公立醫院“倒貼錢”等連鎖反應,引發一些公立醫院管理者和醫護人員的擔心。(5月15日《經濟參考報》)。

  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是輿論期待的醫改舉措。因為改革后可減輕患者負擔,然而從實踐來看,取消藥品加成,不僅引發患者擔憂低價藥“中標死”,也引發院方擔憂“倒貼錢”等。這兩種擔憂提醒我們,取消藥品加成不能“單兵突進”,相關配套措施必須“同行”或“先行”。

  以低價藥“中標死”為例,患者的擔憂并非是多余。最近,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公示,部分配送藥企不按合同供貨或不及時足量供貨,其中涉及的藥品就包括低價藥。福建省藥械聯合采購中心負責人也指出,一些藥企的確會出現“低價中標之后不生產”的現象,即“中標死”。

  低價藥中標之后不供貨,這不僅影響醫療機構正常服務,也會導致患者“看病貴”。廣東部分醫療機構之所以投訴相關藥品配送企業,就是因為供貨問題影響到醫療機構。而當醫療機構無法正常供應低價藥,只能開中高價位藥品,患者看病負擔必然增加,醫改效果就會被“蠶食”。

  那么,低價藥“中標死”,如何避免呢?

  筆者以為,低價藥“中標死”現象對新醫改有多種提醒,必須對其動“大手術”。其一,“低價獲勝”的招標規則必須改一改。從患者角度來說,藥品中標價越低越有利于減輕患者負擔。但從藥企角度來說,藥品中標價越低,企業越不愿意生產和供應,尤其在多種成本上漲的今天。

  眾所周知,企業是追求效益的“經濟動物”,當低價藥中標價不賺錢甚至虧本時,企業即便中標也會斷貨,這讓藥品招投標失去意義。因此,亟需改變藥品招標規則,要避免藥企惡性競爭壓低低價藥中標價,更重要的是,低價藥招標不能只看重價格,還要考慮成本、供貨等因素。

  其二,低價藥供給需要政府針對性扶持。目前,雖然取消藥品加成,但由于對公立醫院補償不到位,出現了醫院“倒貼錢”等問題,最終很可能轉嫁到患者身上。同樣,低價藥“中標死”也與政府補償不到位有關,因為低價藥利潤低,甚至有虧本風險,企業自然不愿生產和供應。

  要想調動企業積極性,需要對中標的低價藥進行適當補償,一種方式是財政直接補貼企業,另一種方式是對企業適當減稅。這樣一來,既能化解企業虧本風險,也能激勵企業積極生產。還有一種辦法是,借鑒“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的模式,即企業參加中高價位藥品招投標時,必須供應一定比例的低價藥。

  其三,對失信藥企須從嚴治理。既然低價藥已經中標,或者藥企與醫療機構已經有供貨合同,那么藥企就不能太任性,必須履行合同義務,否則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從過去情況來看,低價藥“中標死”現象很常見,而違約藥企被追責的情況卻不多見??梢?,還缺少相應的有效治理措施。

  對于藥企不履約配送等問題,廣東已建立完善的藥品非誠信交易名單制度及市場清退機制。按照這個機制,未整改的品種會被納入非誠信交易名單,并被取消兩年內在廣東的交易資格。希望所有地方監管部門對低價藥“中標死”相關的失信企業,也采取嚴格的治理措施,以倒逼藥企按約定供貨。

  作者: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