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全國電子招標投標深化試點工作交流會上,“菏澤模式”受到廣泛關注,成為會議亮點之一。會議結束后,許多代表意猶未盡,又坐在一起就“菏澤模式”繼續展開討論。
會議期間,不斷有代表找到國家平臺負責人和菏澤方面人員,咨詢、了解“菏澤模式”的有關情況。為滿足大家的要求,中國招標公共平臺把相關人員組織到一起,在大會結束后繼續座談討論。20多家試點單位的代表踴躍發言,圍繞“菏澤模式”的系統建設、服務模式、與交易平臺的合作方式、數據對接、信息安全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大家認為,菏澤自己不建交易平臺,采用招標方式與多個第三方交易平臺合作,并把這些交易平臺納入監督體系當中,“A+1+N”的方式突破了公共資源交易的傳統思維和管理理念,真正實現了市場化配置、市場化交易。菏澤利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設施條件和已有服務、數據資源,將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合二為一,避免了重復建設。在資源整合、信息公開、功能設計、信息對接共享上充分體現了國辦發【2015】63號文件的精神。菏澤公共資源管理部門變管理為監督,變計劃為服務,將“放管服”改革真正落到了實處。
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和菏澤方面負責人對參會人員表示感謝,認為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對“菏澤模式”的完善很有價值。同時對下一步系統試運行工作進行了明確,其中包括第三方交易平臺的招標工作、已對接的交易平臺的任務安排、系統的完善等。
原定半個小時的座談會延長到一個小時才結束。許多人都希望能再次組織深入討論,并表達了到菏澤實地考察的愿望。
本網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及原文鏈接,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