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新聞
1.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研究部署下階段信用建設重點工作
7月20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共青團中央作交流發言,國家信息中心就各部門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支持“信用中國”網站建設方案進行匯報,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研究討論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部門分工方案、落實中央改革辦《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落實情況督察報告》的整改方案等九項議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楊子強出席會議并講話。
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共青團中央等部門發言介紹了本部門在信用建設方面開展的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對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建立黑名單制度、推進網絡信用建設、加快社會信用領域立法等提出意見建議。國家信息中心匯報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建設運行情況。目前,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歸集信息4.29億條,“信用中國”網站公開數據4100余萬條,訪問量達3400余萬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楊子強同志指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是一句話,也不是一個短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從長遠來說,要靠國民素質,但在現階段還是要靠機制和制度。
連維良同志表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的各個成員單位肩負著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推進信用建設的重要職責,肩負人民群眾要求建立誠信社會的重托。下一步,將著重抓好“五個二”工程,即10項重點任務。
“菏澤模式”在業內已經受到廣泛關注,7月25日,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有限公司和山東省菏澤市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監督管理局以及相關交易平臺召開座談會,進一步豐富“菏澤模式”的內涵,并就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
菏澤市在建設電子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過程中,創新推出了“菏澤模式”,利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設施條件和已有服務、數據資源,將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融為一體合并建設,形成頗具特色的A+1+N(A為監督部門、1為公共服務、N為交易平臺)的新模式,有效地處理了行政監督、公共服務和市場交易的關系。“菏澤模式”甫一推出即受到領導重視和業界關注,被有關領導譽為公共資源和電子招標投標領域“互聯網+”的良好實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座談會上,雙方對前一階段的合作給予高度評價,對取得的成果表示滿意。在此基礎上,雙方對構建“菏澤模式”過程中需要處理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和工作安排。
菏澤市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監督管理局一行,進一步了解了中國招標公共平臺的其他產品和服務,并表示出濃厚興趣。雙方展望了合作前景,一致表示,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菏澤模式”,為電子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建設做出貢獻。
二、政策動向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綱要》是規范和指導未來1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綱要》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誰在信息化上占據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安全、贏得未來。
《綱要》強調,要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為主線,以建設網絡強國為目標,著力增強國家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讓信息化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2.發改委公示2016年中央投資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專家評審結果
根據《中央投資項目招標代理資格管理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13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2016年中央投資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申報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16]434號)的要求,2016年中央投資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申請、資格升級和重新確認的專家評審工作已于日前結束,為保證公開、公平、公正,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其網站上將通過專家評審的資格申請、資格升級名單的專家建議予以公示。同時,將由于機構發生重大變化重新進行資格確認的專家評審結果,以及擬取消資格的機構名單一并予以公示。
日前,浙江省出臺《關于補齊科技創新短板的若干意見》,在研發機構建設、引進培育重大創新項目等方面給予重大財政支持,最高3000萬,同時將設立20億元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全力支持科技創新補短板。《意見》于2016年8月12日起實施。
除了在研發機構建設上,給予財力支持外,在政府采購環節,適當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傾斜。要發揮政府采購支持創新作用。負有編制部門預算職責的各部門在滿足機構自身運轉和提供公共服務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應當預留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在同等條件下,鼓勵優先采購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三、業內觀察
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房地產集團的掌門人,王健林先生的觀點常會引發業界的關注。“推行BIM之后,萬達就不招標了”是這位地產大亨最新的論調。此言一出,相關媒體競相轉發,進而引發了BIM是否將成為招投標行業終結者的討論。王健林先生的這一觀點是他在最近的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推行BIM工程。今年1月試點,四季度完善所有細則,2017年1月起正式施行。實行BIM以后萬達基本就沒有招投標了,一個項目根據所在地區和產品等級,成本按照樣板計算就可以,使管理更準確。BIM工程除了減員增效、管理便捷外,還能減少腐敗機會。”
BIM對于建設項目生命周期內的管理水平提升和生產效率提高確實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對于招標投標行業來說卻絕非是毀滅性的打擊。相反,招標投標行業在全面跨入電子化時代以及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完全可以把握這一新技術革命帶來的難得機遇,充分利用BIM技術以及其他種類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想方設法來提高招標投標的質量和效率,使得招標投標行業真正能夠趕上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步伐,邁上互聯網+的臺階。
《電子招標投標辦法》確立了三大平臺的架構,如何落地,一直受到業界關注。山東省菏澤市在建設電子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過程中,創新推出了“菏澤模式”,這個模式可以說是創造了《電子招標投標辦法》確立的制度架構的具體落地方式。
“菏澤模式”被簡化為A+1+N模式。其中A為監督部門,代表多層次、多部門的監督體系,1是公共服務平臺,N是交易平臺,A通過1這個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對眾多交易平臺N的有效監督。A和A之間、A和N之間、N和N之間通過1這個樞紐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從而確保電子招標投標各相關主體既各司其職、又互聯互通。采用A+1+N模式,菏澤市不再自建交易平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多家專業交易平臺,實現了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配置,同時,監督部門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對多個交易平臺的有效監督。
可以看出,“菏澤模式”把停留在紙面上的制度設計進一步具體化、清晰化了,三大平臺的相互關系和配置方式得以明晰,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按照這個模式,電子招標投標在菏澤實現了平穩落地。
菏澤市在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和電子招標投標體系過程中,始終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這項基本原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構建三大平臺,走出了一條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新路子。
此前一些地區在整合過程中,過于強調政府主導,追求系統建設“所有、所用”,從投入到建設大包大攬,造成系統固化、硬件固化、畫地為牢、市場分割的僵化局面。從長遠看,由政府主導投入資金進行三大平臺建設,存在著資金籌措、日常運營及后續維護等一系列問題,行政部門很難有力量做好,還沖擊了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業務,使系統建設難以為繼,路子越走越窄。“菏澤模式”則提供了引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的新視角、新途徑。
菏澤市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配置相統一,將政府規劃和市場活力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和行政監督系統,通過公開競爭方式購買若干第三方專業化交易平臺的服務,把行政部門從建設、運營和維護的瑣碎事務中解脫出來,專事監管,提高了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形成交易平臺之間良性競爭的局面。
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有利于快速構建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和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有利于激發電子交易市場發展新動能,從供給側培育互聯網+電子交易新業態;有利于節省政府投資,優化資源配置,充分共享資源。
菏澤是先行者,也可以說是開路先鋒,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