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項目不斷增多,從傳統的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交易、工程建設項目到不斷入場的醫療藥品采購等新項目,2015年,10家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項目3.2萬個,交易額近7300億元。……”這是在《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下發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出的一份漂亮成績單。4月13日,一場盛大的公共資源業內盛典——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省際聯席會2016年度會議在河北石家莊拉開大幕。會場里高朋滿座,河北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秘書長吳曉華親身與會并作重要講話,來自河北、湖北、安徽、貴州、云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福建、海南、四川、甘肅、內蒙古等全國多個省區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和交易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由《公共采購》雜志、公共資源網和河北省公共資源監督辦公室聯合主辦。
進場項目不斷增多交易金額迅速增長
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是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公共資源交易額超20萬億元,占到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3左右,公共資源交易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業各領域,影響深遠。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李總理再度針對公共資源交易發聲:“要全程監控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工程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年內力爭建成電子交易系統,使公共資源交易更加規范透明。”如何貫徹總理的明確指示?如何做好公共資源交易各項工作?一場有關公共資源交易的會議恰逢其時地召開了。
在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省際聯席會2016年度會議上,發布了省級交易平臺的交易數據。當前,各地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涌現出許多亮點,進場交易項目不斷增多,交易金額不斷增長。
2015年,10家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項目3.2萬個,交易額近7300億元。
河北省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1835個,交易額333.57億元。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接受進場交易項目1163個,進場交易金額923.35億元。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項目8203個,交易金額1450.85億元,成交金額1348.85億元。福建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1619批次,完成交易總預算76.14億元,實現交易合同總額69.8億元。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各類交易共885個,預算總金額為79.70億元。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累計完成交易項目2809宗,交易金額1100.85億元。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完成進場交易4107場次,交易金額283.18億元。四川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共進場各類公共資源項目2962個,總金額1915.83億元。海南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完成交易金額823.1億元,完成交易項目6355個。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場交易項目1287項,交易總額達248.56億元。
從整合性質和范圍來說,目前既有“物理整合”,也有“化學整合”,多數的為化學整合。進場交易項目除了國辦63號文所說的首批需要整合進入的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國有產權交易、土地和礦業權出讓外,許多平臺還有藥品和醫療器械采購、涉訴資產、司法罰沒資產、交通水利等,一些平臺還有文化產權、林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可以說,進場交易項目不斷增多,門類不斷增加。
整合方案不斷出臺省級平臺“閃電”成立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國辦發〔2015〕63號文),各地都開始加快構筑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按照國辦發〔2015〕63號文要求,2016年6月底前,地方各級政府要基本完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一時間,各省平臺整合方案紛紛出臺,據統計,目前除新疆、西藏、天津等個別省區市外,各省區均陸續印發了平臺整合實施方案。同時,一些省級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也在以“閃電速度”成立,如湖南、江蘇、河南等。
在感到形勢喜人的同事,我們也要正面現實,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目前各地公共資源交易機構各方面發展水平有較大的差距,各地公共資源交易機構之間也缺乏有效溝通機制,一些先進地區發展較早,積累了豐富經驗,而落后地區則缺乏系統的知識,甚至開展工作面臨困難。尤其是跨省溝通機制,雖然都有各自的特色、體制,有自己的一套監管運行經驗,但可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無法照搬照抄,這就嚴重制約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和發展。
按照國辦發〔2015〕63號文要求,為加強各地公共資源交易機構之間的聯系與溝通,相互學習借鑒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和操作經驗,研究探索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新思路、新方法,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全面、快速、協調、健康發展。2015年,由《公共采購》雜志發起,在北京成立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省際聯席會議。在前期已初步建立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確定參會單位和各項章程的基礎上,確定在河北石家莊召開首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省際聯席會議,以期溝通交流,探討行業規范、制度、經驗,共同進步、提高,為頂層設計提供鮮活的一線智慧和操作經驗。
機構規格總體較高組織架構形式不一
從組織架構來說,目前的省級平臺有“一委一辦一中心”,如河北省,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辦公室為正廳級單位,全國唯一獲中編辦正式批準的公共資源交易監督機構。還有貴州,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屬于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副廳級事業單位。貴州省公共服務管理辦公室由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代管,受省政府辦公廳委托具體實施對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的管理。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由自治區政務服務監督管理辦公室代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務服務監督管理辦公室實行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管理。“一委一局一中心”,如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是湖北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省政府設立的副廳級事業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前身系自治區機械設備成套局,為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還有“一委一局兩中心”,如云南,“一局”即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兩中心”是云南省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為云南省人民政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直屬事業單位,正廳級。還有一委一中心,如四川,“委”是指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中心”即四川省政府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正廳級。海南,委負責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指導、協調、監督和管理,“中心”的管理部門是省政府政務服務機構。還有“一委一局”如甘肅,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有“省市合一”共建模式,如安徽合肥、廣東廣州等。還有比較特殊,如福建省的“聯席會議十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相當副廳級。
省級領導高度重視不斷涌現“鮮活經驗”
目前各地都涌現出了很多可為頂層設計提供借鑒甚至模版的鮮活經驗,亮點頻出。如河北省政府領導對公共資源交易工作重視程度高,成立了高規格的領導機構,自主開發的“兩網四平臺”,搭建起了一張融綜合監督、分段管理、統一服務、內控管理等于一體的信息化“天網”。安徽以制度為抓手,堅決按制度辦事,重點開展省市平臺共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建設、網上電子商城建設、農村綜合產權市場拓展、網上技術市場建設、新系統建設等工作。特別是李克強總理去年的視察,對該省的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湖北省則是完善頂層設計,《湖北省公共資源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從目錄程序、交易行為監管、專家管理、信用體系建設等多方面規范采購活動。貴州省以充分整合、高度集中的管理理念,在全省范圍內統一U-Key,實現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主體統一管理。云南省是全國功能最齊全,進場交易項目最多,覆蓋范圍最廣的省份之一。中心實行“兩分離兩公開”管理和運行機制,同時,在“一局兩中心”建立了“縱向層層有監督、橫向處處有制約”的網格化風險防控體系。四川通過對公共資源交易量的大數據分析,為企業提供市場決策信息服務。依托現有電子交易平臺,定量精確分析工程招標和政府采購市場行情及發展趨勢,發布工程和采購需求分析報告,指導企業做好市場研判。廣西構建了“政府監管工作領導小組+招標投標管理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監管模式,形成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行業主管部門跟標進場業務監管、招投標管理部門過程監管和綜合監管、行政監察機關執法監督和效能監察等等,可以說,百家爭鋒,各展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