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av无码免费观,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行業新聞

  •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徐紹史主任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的講話

  • 來源: 國家發改委網站
  • 時間:2016-02-29

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  徐紹史

(2016年2月18日)

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新春伊始,我們召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借此機會,向大家拜年,并向各部門長期以來對發展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謝。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總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進展情況,研究部署2016年重點工作。下面,我講3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準確把握新常態新理念對推進平臺整合提出的新要求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要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強調要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改革,實行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將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去年8月14日,國務院以國辦發〔2015〕63號文件印發了我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平臺整合《工作方案》,這是國家層面系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改革的第一個指導性文件。去年年底,國辦批準成立了16個部門組成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部際聯席會議。

國辦發63號印發以來,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迅速行動、密切協作,設計了一批有創意、創新性的抓手、平臺和載體,積極推進制度建設,加強對地方工作指導;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部署,25個省份已印發實施方案,其余省份也即將印發或已提請審議。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有力有序,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第一,既有的分散平臺得到逐步整合。一方面,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4大板塊有序整合。截至去年年底,50%以上設區的市已實現了4類公共資源在統一平臺交易,海南、云南、青海、寧夏等地率先實現了省級層面的統一平臺交易。另一方面,平臺業務覆蓋范圍向其他公共資源拓展。不少省份將平臺交易范圍拓展到藥品集中采購、海域使用權轉讓、特許經營權交易、罰沒物品拍賣和林地林木轉讓等領域。廣東省惠州市的交易種類達到54類。去年底,民航局還推動了航空時刻拍賣。

第二,“一站式”信息共享和監督平臺正在形成。一是制度保障進一步強化。我委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制度,湖北等地出臺了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辦法。二是信息孤島得到有效破解。貴州等省初步建立了全省統一、覆蓋市縣的電子交易系統,信息化建設力度大、效果好,初步實現了省市縣三級跨行業跨領域的項目交易公告、資格審查、成交信息、履約信息以及信用信息的公開共享。三是數據聚集分析成效初顯。甘肅等地通過匯集的信息數據,定期研判經濟發展走勢,動態反映平臺交易運行狀況,監督評標專家履職行為,為宏觀調控、企業決策、監督監管提供支撐。

第三,專家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加大。一方面,專家資源實現對接共享。評標專家分類標準正在修訂,將為專家資源在全國共享提供基礎保障。北京等26個省市整合建立了綜合評標專家庫,有效解決了部分地區專家稀缺問題。一些地方還與國家綜合評標專家庫進行對接,實現了國家級專家遠程隨機共享。另一方面,評標評審行為逐步得到規范。山西、湖北等省建立了專家黑名單制度,對存在不良行為的評標專家給予懲戒,并記入信用檔案,為評標評審行為的有序規范創造了良好條件。

第四,平臺服務更加高效便捷。一是交易效率大幅提高。比如,廣州市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環節由22個精簡至10個,政府采購環節由43個精簡至11個。二是交易成本進一步降低。不少地方開發網上辦事系統,通過互聯網遞交材料,預定開評標場地、抽取評標專家,遠程開展異地評標。三是違規行為逐步減少。重慶等15個省市開展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紅頭文件清理工作,著力糾正違法違規設置許可審批、登記驗證等行為。

總的來看,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地方和有關方面,包括一些中介服務機構,通力合作、主動作為,平臺整合工作邁出了堅實步伐。借此機會,向大家表示感謝。

二、準確把握新常態新理念對推進平臺整合提出的新要求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做好“十三五”時期各項工作,要牢牢把握好四句話,就是引領經濟新常態,貫徹發展新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出現大幅震蕩,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我國金融市場和經濟走勢;國內經濟運行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必須采取積極措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其中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就是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監管服務水平的一件大事。

必須要看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認識還不盡統一。在機構和場所整合、統一制度規則和信息公開共享等方面,還有不同的認識,也涉及到一些切身的利益。二是管理還不夠規范。一些地方主管部門違規設置審批、備案和歧視性規定,一些交易服務機構違規干預交易主體自主權。三是進展還不太平衡。個別省市整合工作進展較慢,與場所建設相比,電子化進程還比較滯后。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同志們應對這3個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處理好4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找準定位,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公共資源交易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政府和國有資金,要處理好“兩只手”的職責界限,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首先,行政監督部門應定位于制定規則、構筑平臺、做好裁判,同時,鼓勵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平臺服務供給。其次,公共資源交易機構的定位應當是公共服務,當好“服務員”,而不是“二政府”。有的公共資源交易機構有演化成“二政府”的苗頭,立足于管,制約公共資源交易的市場主體。這就容易出問題。最后,要下大力氣取消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同時,將選擇代理機構、收取保證金、組織評標評審的權力交還企業自主決策,更好地釋放市場活力。

第二,上下聯動,把握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平臺整合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是省級人民政府,中央部門要負責統籌指導協調。中央層面,國務院相關部委要立足頂層設計,對地方整合工作進行梳理總結推廣,加強督促指導,及時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地方層面,要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只要不違背法律法規規定和國辦發63號文件精神,允許地方因地制宜選擇整合路徑、整合方式,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第三,統分結合,把握好整體性和個性化的關系。原則就是“規定動作”落實到位,“自選動作”做出成效。一方面,對于國辦發63號文件明確的“4+X”整合范圍,以及制度規則、信息共享、專家資源、服務平臺“4個統一”,這些規定動作要確保落到實處。另一方面,由于各行業、各領域交易專業性強,法規制度自成體系,在整合過程中要兼顧行業特點,體現專業化和個性化需求,允許有所差異、有所不同。

第四,與時俱進,把握好有形場所和電子化平臺的關系。“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電子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的電子化是大趨勢。要抓住信息化“龍頭”,把評價政策落實的重點放在是否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了交易公開透明,方便了企業辦事,推動了資源共享。同時,積極推進交易場所整合,滿足交易評標、評審、驗證等現場業務辦理需要。

三、扎實做好2016年平臺整合工作

今年是推進平臺整合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按照國務院要求,今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基本完成平臺整合工作,2017年6月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實現交易全過程信息化。這是國務院確定的硬任務,必須緊緊咬住時間節點,倒排工作進度,全力抓好落實。重點有5個方面。

第一,全力推進地方平臺整合。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強化督促指導,確保6月底前完成地方4大板塊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另一方面,按照李克強總理“平臺之外無交易”的要求,積極推進其他公共資源交易納入平臺,統一交易。

第二,不斷健全“1+4+N”的統一制度體系。以6月30日為節點,推動各項制度規范按期出臺。“1”是指部際聯席會議要制定全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辦法。“4”是指各主管部門分別制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4類全國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N”是指各省級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平臺服務管理細則,完善服務流程和標準。

第三,高起點、高標準實施電子化平臺建設。順應信息化發展大趨勢,打造“一個平臺”、制定“一套標準”。“一個平臺”,就是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今年10月要上線試運行,年底前與各地方各部門的系統盡可能實現對接。“一套標準”,就是分類統一的數據編碼和接口標準,為信息集中交換和共享提供制度以及技術保障。

第四,更加注重地方經驗推廣。按照李克強總理提出搞好“試驗田”的要求,近期我們會同各部門,對各地典型經驗進行了梳理,形成了試點方案,確定了試點地區,明確了試點任務和要求。在適當試點示范的同時,更應在實踐當中去發現和樹立最接地氣、具有普遍意義,規則制定、技術方案最具生命力的典型,注重總結完善經驗,在面上加以推廣,使面上能夠普遍地開花結果。

第五,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構建溝通順暢、運行高效的工作機制,不斷增進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增強和拓展聯席會議平臺功能,使聯席會議制度更好地發揮橋梁樞紐作用,指導協調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國家發改委將更好地為成員單位和各方面做好服務,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便利,與大家一同做好各項工作。

我就講這些,供大家在今后實際工作中參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