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最高人民法院:原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10月29日,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主持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
《解釋》(二)送審稿主要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建設工程價款的結算、建設工程的鑒定、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行使和實際施工人權利的保護等方面的問題作了規定。
會議經討論,原則通過該《解釋》。會議決定,根據會議討論意見進行修改,按程序報批,適時發布。
NO.2
《國家發展改革委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清單(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47號)要求,國家發改委于2018年10月29日—11月2日對證明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形成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清單(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NO.3
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與內蒙電力溝通交流促進共同發展
日前,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內蒙電力)一行人赴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調研交流。
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分享了在推動電子化采購公共服務及交易方面的取得的經驗。同時,就信息定制、掃碼簽章、智能客服、網絡培訓等技術信息和專業服務做了深入交流。
雙方還對內蒙電力電子商務系統與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對接交互、運營狀況進行了調研交流。根據中國公共服務平臺數據統計顯示,內蒙電力全流程無紙化項目實施數量排名約處于全國前6位,為持續推進交易環節的減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內蒙電力電子商務系統還獲得了國家最高級別三星認證。
NO.4
湖北:加強約束公共資源招標投標一般失信行為
湖北省《關于對公共資源招標投標一般失信行為進行約束的處理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已出臺,專門約束影響招投標,但又不夠行政處罰的一般失信行為。《意見》列出了投標人、招標人、評標委員會成員的19種一般失信行為,包括投標人擅自進入評標區域、招標人在評標過程中發表傾向性言論或意見影響評標工作、評標委員會成員無故遲到半小時以上或在評標區域擅自使用手機、U盤等移動電子設備等。
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如果發現這些行為,應及時制止、糾正,并進行書面記錄存檔。經制止、糾正仍不停止、改正的,或一年內有兩次一般失信行為,由平臺運行服務機構向該單位(個人)發出警示函或召集其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提醒。如果仍不改正,該平臺運行服務機構將在門戶網站上發公告曝光,公告期不少于一個月。
NO.5
浙江寧海:首宗無紙化招投標項目順利開標
近日,桑洲鎮衛生院遷建工程在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順利開標。該項目預算價約2486萬元,中標價約2333萬元,節約資金約153萬元。該項目作為寧海縣首個全流程無紙化招標項目,標志著寧海縣電子招投標一體化技術上的成熟,向現代化招投標模式的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截至目前,寧海縣已推進落實房建市政、水利水電、園林綠化等行業電子化招投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