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av无码免费观,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行業新聞

  •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 來源: 國家發改委網站
  • 時間:2017-12-26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招標投標領域“放管服”改革,規范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活動,進一步增強招標投標活動透明度,保障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第10號令,以下簡稱《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辦法》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辦法》的出臺背景。

  根據《招標投標法》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分工,原國家發展計劃委于2000年印發《關于指定發布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招標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計政策〔2000〕868號),依法確定中國日報、中國經濟導報、中國建設報、中國采購與招標網(以下簡稱“三報一網”)為發布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招標公告的媒介,并同步印發《招標公告發布暫行辦法》(國家發展計劃委第4號令),明確了發布媒介發布招標公告的有關行為規范。同時,各省區市也普遍確定了本地區相關紙質或網絡信息發布媒介。招標公告發布制度的實施,對于規范招標投標活動,促進市場開放競爭,增強招標投標活動透明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實踐不斷發展,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

  一是公告發布活動不規范。一方面,一些發布媒介服務意識和能力不強,有的招標人發布招標公告需要排隊等候。還有的發布媒介向招標人收取高額版面費,或向投標人收取注冊會員費,給市場主體帶來較大負擔,也有違招標公告發布公共服務的屬性。另一方面,原《招標公告發布暫行辦法》僅規范了招標公告發布行為,對中標候選人公示、中標結果公示等缺乏明確規范,實踐中做法比較混亂,相關信息未能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

  二是信息獲取渠道過于狹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日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傳統紙質媒介已經難以起到廣泛傳播招標公告的作用。同時,由于在各發布媒介發布的招標公告缺乏統一歸集渠道,給潛在投標人和社會公眾獲取信息帶來諸多不便。

  三是行政監管難以有效實施。一方面,國家和地方層面的發布媒介過于分散,行政監督部門對招標公告發布活動難以進行集中有效監管。另一方面,一些招標人為了規避招標和監管,故意利用紙質媒介發布招標公告,紙質媒介在一些情況下反而成了招標人實施違法違規行為的工具。

  針對上述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各有關方面特別是市場主體意見基礎上,對原《招標公告發布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出臺了新的《辦法》。

  問:《辦法》改變了以紙質媒介為主的招標公告發布制度,依托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發布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對此有何考慮。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秶鴦赵宏P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明確提出,“按照市場化、專業化方向,大力推廣電子招標投標”。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招標采購快速發展,為依托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開展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等相關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有關法規制度對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發布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也有明確要求。

  一方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大力發展電子招標投標,指導加快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公共服務、行政監督三大平臺建設,目前,分類清晰、功能互補、互聯互通、覆蓋全國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已基本形成,從招標公告發布到投標、開標、評標、定標及標后合同管理等招標投標全部流程,以及相關的監督管理,均可依托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在線開展。各地區、各行業普遍反映,實行電子化招標采購以來,信息獲取和交互更加便捷,交易效率大大提升,節資率明顯提高,市場競爭更加充分、透明。

  另一方面,《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提出,國家鼓勵利用信息網絡進行電子招標投標,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發布的《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第20號令)明確規定,應當建立國家、省、地市三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負責整合發布各類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掇k法》規定的“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建立的國家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定位是全國招標投標信息共享的樞紐、公共服務的載體和政府監管的重要依托,于2015年正式上線運行,并獲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十大優秀案例獎項?!爸袊袠送稑斯卜掌脚_”匯總發布全國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既是其法定職責,也是實現各類招標投標信息集中共享的迫切需要。同時,各省區市已普遍建立了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單獨建立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承擔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的省級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并與“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在各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相關信息,既可以滿足本地區交易需要,并可以通過將相關信息匯集到“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實現集中共享、全面公開。

  問:請介紹一下《辦法》的主要內容。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各方面意見,《辦法》堅持“公益服務、公開透明、高效便捷、集中共享”的基本定位,主要規范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立足公共服務基本定位,規范發布活動。突出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的公共屬性,發布媒介應當免費提供信息發布服務,并允許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免費查閱。在發布程序上要高效便捷,體現為“三個一”:一是一次發布。招標人僅需在一個發布媒介或交易平臺提交一次招標公告或公示信息即可,不需要再多頭重復提供。二是一次核驗。由最初錄入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的發布媒介負責對信息內容進行核驗,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一網匯集。所有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全部交互匯集到“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并與相應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第二,按照應公開必公開原則,擴大信息發布范圍。將調整范圍由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招標公告、資格預審公告發布活動擴大到中標候選人公示、中標結果公示等信息發布活動,并規定對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進行澄清、修改,或者暫停、終止招標活動,采取公告形式向社會公布的,參照執行。

  第三,適應“互聯網+”招標采購趨勢,強化信息開放共享。國家層面不再指定“三報一網”作為發布媒介,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公告和公示信息應當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或者項目所在地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其他媒介可以依法全文轉載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但不得改變其內容,同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

  第四,豐富監管手段嚴格責任追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一是引入社會監管。發布媒介應當設置專門欄目,方便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反映情況、提出意見。二是加強信用約束。發布信息應當歸集至全國信息共享平臺,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開。三是強化投訴舉報和事后追溯。對于發布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舉報。發布媒介應當確保發布信息的數據電文不被篡改、不遺漏和至少10年內可追溯,以便開展事后監管。四是嚴格法律責任追究。分別規定了招標人或其招標代理機構、發布媒介違法違規發布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的法律責任和處理措施。

  問:請介紹一下國家發展改革委下一步推動《辦法》貫徹實施的工作考慮。

  《辦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為做好新舊規定的銜接,保障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活動順利開展,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解讀。使各方面特別是市場主體準確理解《辦法》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明確相關主體職責定位,為《辦法》貫徹實施營造良好環境。

  二是加強指導協調。指導各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特別是“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做好各項調試準備工作,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相關功能,《辦法》正式實施后切實承擔起發布媒介職責,使市場主體有獲得感。

  三是加強上下聯動。指導各地按照“放管服”要求和《辦法》精神,調整完善本地區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相關制度,進一步加強平臺對接和信息交互工作,推進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和交易信息全面公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