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發布已經兩月有余,招標采購業內人士稱其為“春雷行動”。《行動方案》是《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頒布實施四年以來、在不斷探索和實踐基礎上,國家關于電子招標投標推出的又一個重要文件。為了讓社會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該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徐致遠對《行動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一、電子招標投標已取得的成效
電子招投標、電子招標采購是以數據電文形式,依托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完成的全部或者部分招標投標交易、公共服務和行政監督活動。大力發展電子招標采購,是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招投標領域供給側改革,創新監管體制機制的有力抓手,有利于以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帶動全行業的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增長。應該說從本世紀初以來,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電子招標采購應用廣度不斷拓展,經濟社會效益逐漸突顯。各地區、各部門也普遍反映,實行電子化招標采購以來,交易效率大大提升,節資率也明顯提高,市場競爭更加充分透明。近年來,它的成效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1.電子招標投標的推廣應用更加廣泛。
近年來,電子招標投標的發展不斷加快,區域和行業覆蓋面進一步拓展。從區域來看,全國31個省市均已不同程度地開展了電子招標投標。當然,各地的電子招標投標發展程度不一,有的可能已經實現了全流程電子招標投標,有的卻剛剛起步。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基本上各個省市都已經開始了電子招標投標的探索。有的地方推進省市一體的建設模式,使電子化交易直接覆蓋到基層,解決了市縣政府重復建設的問題。
從行業來看,目前幾個主要的行業交易板塊,如電力、石油、煤炭、鋼鐵、通訊,水利、交通、軍工等,這些領域的有關企業都建設了專業化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有些應用已經非常深入和優秀。統計顯示,一些大型企業依托交易平臺推進集團化采購,可能僅僅一家上線以來的采購規模就達到了幾萬億,因此,這個推廣的應用也是廣泛而深入的。
2.電子招標投標的經濟社會效益更加突顯。
各地區各行業積極推行電子招標采購,取得了積極成效。在提高效率方面,據一些地方和企業測算,在實行了電子投投標后,在投標和開標等環節,能夠節約90%以上的時間,有一些實現了全流程網上招標投標的項目,全部招標過程能夠節省50%以上的時間。在降低成本方面,除了我們通常所說的,節約了紙張、水電,差旅、人工等等直接成本之外,還有減少資源消耗、節能減排,同時,更因為電子化,大大增加了交易的競爭程度和透明度,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比如說,我們請已經實現了電子化的部門進行了統計,與沒有實行電子化交易相比,它的資金節約率提高了30%以上。在拓展應用方面,通過電子招標投標,發掘大數據信息和信用信息,為行政監管和行業發展服務。比方說,它就是依托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大數據開發出了交易綜合指數和信用綜合指數。還有的地方,依托了這些大數據信息,對整個中標情況、投標效果、政策執行情況、價格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在促進廉政建設方面,在電子交易的環境下,招標采購活動實時在線,公開透明,隨時普查,再加上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點,有助于減少和遏止領導干部插手干預招投標,以及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目前,政府機關、國企、事業單位普遍將電子化招標采購作為廉政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幾年的反腐形勢力度非常大,所以很多單位在這個形勢下,把電子化作為了推進廉政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有的就直接布置,有的在巡視整改的時候,你若沒有實現電子化的,他都給你作為一個任務布置出來,所以這方面的力度是挺大的。
3.電子招標采購的環境更加優化。
(1)在制度方面,應該說支持電子招投標發展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以電子招投標辦法為核心的電子招標投標框架體系,基本建立。同時,各地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電子招投標發展的制度和政策。在機制方面,各地區各行業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出豐富多彩的電子招標投標建設運營發展機制和模式。比方說,有的省市通過PPP模式建設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有效地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實現了平臺的可持續運營;還有一些地方開放對接種類市場建設的交易平臺,促進交易平臺之間的公平競爭;一些企業將招標采購系統與本企業的ERP系統相連接,提升一個全流程的電子化采購水平。
(2)在技術支持方面,一些新的技術也不斷融入電子招投標的過程,為電子招標投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方說,可視的大數據的動態反應、采集,動態顯示屏模式,BIM技術在招標投標階段的應用,比如:虛擬的開標大廳,以及遠程異地評標等這些新的技術有力地支持電子招標投標的深入發展。應當說,大力推行電子招標投標不但極大提升了招標投標的服務水平,推動了整個招投標行業的轉型升級,且在鼓勵技術創新,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服務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支持實體發展等方面,很好地落實了國家有關政策,有利地推進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到電子招標投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系,在此多說一句,可能有人認為電子招投標就是整個交易中的很小的一個環節,電子招投標更是里面很小的一塊兒,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距甚遠。
其實,若仔細分析,它倆是有很大關系的,一方面,從行業本身來說,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電子招投標本身就是招投標行業供給端的創新。比方說,原來我們都是紙質的模式,現在突然給了你一個電子的平臺,讓你按照這種電子的方式,進行招投標,提供服務。這本身就是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式。從另一方面講,上面也講到了,電子招標投標對于我們整個交易過程,對于我們企業,對于經濟活動,都有很大的貢獻作用。如果再說電子招投標的好處,僅僅是節約了多少紙張,少砍了多少大樹,少排了多少水,少跑了多少路,少排了多少二氧化碳,如果這樣說的話,電子招投標的定位太低了,甚至說,有點妄自菲薄,把自己說的有點太低了。剛才任會長也講到了,我們最近這段時間也在組織各地的交易平臺試點的總結驗收,包括從去年以來,我們到各個地方一些企業去調研這些交易平臺是如何做的,看過之后,結果是非常非常的震憾,一些做法遠遠地超過了我們的想象。比方說,有一些第三方的平臺吸引了很多從大型企業到中型企業到小型企業,在第三方平臺入駐,把第三方平臺作為自己企業采購門戶,這樣的話,這樣的企業很愿意用,不需要自己再建采購系統,直接使用第三方平臺進行采購。第三方平臺跟企業的需求對接,這樣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意義非常重大,這就是中央一直強調的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這就是一個具體的措施。還比方說,有的交易平臺不斷地探索出服務鏈條,把自己招投標過程的服務延伸到了整個項目,從開始建到融資,到后續的管理一系列的服務。比方說,跟金融機構合作,交易平臺把在他們交易平臺上匯聚的數據、信息情況、招標人和投標人歷史的表現情況匯集起來,提供給金融機構。對金融機構而言,這就是可靠的資信憑據,金融機構根據資信憑據可以對表現良好的進行授信,有的是無抵押授信,不需要抵押,不需要擔保,就可直接授信。包括對招標人和投標人,一旦中標結果確定,貸款馬上就跟過來。這就是中央一直強調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再比方說,現在利用電子招投標形成一系列的交易大數據,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決策,幫助政府進行決策,這也是扶持企業的一項具體舉措。所以說,電子招投標能跟我們現在的很多很多市場的實際需求,包括中央的部署的政策結合起來,這其實就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有力的抓手,一個舉措,這就是電子招投標對于整體經濟活動,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的貢獻。所以說,它對電子招投標的意義要提升到這個層次上來。
二、發展電子招標投標存在的問題
前面講了電子招投標的成效、意義。當然要清醒的看到,發展電子招標投標目前還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推進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電子招投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涉及領域廣、范圍寬,主體多,盡管總體的發展形勢是好的,但是,客觀地說,好中有憂,還存在一些問題。總體來看,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平臺體系不完善,突出表現在交易平臺市場化程度還不是很高,一些政府有關部門,包括交易中心建的系統,排斥社會資本建的交易平臺對接和市場化的應用,第三方平臺本來數量就不多,而且現有的這些也面臨生存困難,地方的公共服務平臺服務的范圍不廣,服務的能力不足,另外,整體來看,電子化的監管還是比較滯后。第二個就是運行機制不規范。一些平臺還是存在管辦不分,交易與監管不分的問題,相當一部分的交易平臺還沒有實現全流程的電子化,招標人和投標人還需要到現場去辦理相關手續,有的交易平臺還存在,亂收費的問題。第三個就是信息資源不共享,各類的電子招標投標平臺互連互通不夠,專家庫,交易信息、信用信息,市場主體信息等共享不充分,信息孤島林立,大數據的發掘應用還遠遠不夠。這些問題,它不但影響招投標行業的長遠發展,對市場交易活動,乃至經濟的平穩運行,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比如說:在全流程電子化的交易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招標人和投標人還既要走電子流程,又要走紙質的流程,兩個流程都要走一遍,這樣一來,不但沒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再比如說,現在有的監管平臺和交易平臺緊緊捆綁在一起,同時排斥其他平臺對接,在這種情況下,他不但沒有實現簡政放權,反而通過電子化手段固化這種審批權利和監管權利,形成了新的行政壟斷。再比方說,現在這種信息孤島林立,遍地開花,信息數據資源不能共享,一方面,它會造成重復建設,以及資金和人才的浪費。另一方面,這些分散的信息,數據非常小,粗細顆粒度也不一樣,反應的重點角度也不一樣,這么多的雜亂數據,有的時候不但無益于決策,反而會干擾決策,因為很多數據都是彼此沖突的。所以,為了深入解決上述問題,加強統籌謀劃,明確發展目標和方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制定,2017-2019年的“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以指導各地區、各行業、全面推行電子化招標采購,改革創新招標采購交易機制,信用體系和監督方式,實現采購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
整理: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