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在電子政府采購中的機遇和挑戰
2015年10月5-6日,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電子化政府采購會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亞洲開發銀行顧問曼莫漢.帕卡什(Manmohan Parkash)介紹亞行在電子政府采購中的機遇和挑戰。本文根據現場PPT整理。
一、亞洲開發銀行主權業務情況
亞洲開發銀行向發展中成員國提供一系列的金融產品幫助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主要工具包括貸款、技術援助、贈款等。其中,主權業務是專門為發展中成員國的政府和公共企業(例如國有企業)提供援助的業務。
1. 目前主權業務總體情況如下:
·2014年援助規模為682億美元;
·援助產品數量為1963個;其中624個貸款,306個贈款,1032個技術援助以及1個股權投資。
2. 自2010年以來,主權業務援助增長情況如下:
·2010年援助規模為542億美元;
·2011年為583億美元;
·2012年為613億美元;
·2013年為641億美元;
·2014年增長到682億美元。
3.主權業務援助按照部門分布如下:
·南亞局以217億美元占32%;
·中西亞局以170億美元占25%;
·東南亞局以158億美元占23%;
·東亞局以114億美元占17%;
·太平洋局以19億美元占3%;
·其他部門以4億美元占1%。
4. 主權業務援助按照行業劃分如下:
·2010年教育占4%,能源占19%,金融占6%,交通占41%,城鎮化、水 資源、社會發展占10%,以上五項占全部援助的80%;
·2014年教育占5%,能源占23%,金融占3%,交通占39%,城鎮化、水資源、社會發展占12%,以上五項在全部援助中的比例增長到82%。
5. 2014年度援助力度最大的五個國家
·印度17%、中國16%、越南13%、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均占8%,在這五個 國家的援助合計占據了亞行全部援助的62%,其他全部國家的總和為38%。
6. 2014年的主權業務表現
在已經獲批準的援助中:
·貸款:主權業務為111億美元,非主權業務為17億美元;
·贈款為6億美元;
·技術援助為2億美元;
·股權投資(非主權業務)為2億美元;
·擔保(非主權業務)為2億美元。
其中貸款和贈款中,已通過合同授予的有82億美元,已經實際支付的有73億美元。
7.通過合同授予的金額
·2010年為58億美元,2011年為76億美元,2012年為75億美元,2013年為64億美元,2014年為82億美元。
·截止2014年年底項目已批準但是合同未授予的總額達到261億美元。
二、電子采購的機遇與挑戰
1.亞行面臨的主要問題
·由于普通資金和開發基金的合并,項目審批量不斷上升,并將進一步增長,但合同授予跟不上審批的步伐,未簽訂合同額非常高。
·同時采購時間非常長:2013年一千萬美元以上的采購合同,總量為106個,平均處理時間為383天;2014年一千萬美元以上的采購合同,總量為92個,平均處理時間為362天。
以上這些挑戰都是采用電子采購的一個機遇。
2.采用電子采購的優勢
采用電子采購,將有助于:
·通過公開信息,加強競爭;
·經濟性:成本顯著降低;
·效率:減少采購時間;
·增強透明度和問責制;
·帶來更好的承包商和服務質量。
3.亞行實施電子采購的挑戰
亞行在實施電子采購過程中,遇到了如下挑戰:
·發展中成員國中存在大量不同的采購規則、規定和程序;
·發展中成員國的公共采購需求快速變化;
·發展中成員國的采購成熟水平、電子采購經驗以及電子采購的能力水平都不同;
·發展中成員國不同的技術水平(IT技術和網絡基礎設施等)以及技術的快速變化;
·亞行系統與發展中成員國的系統集成問題。
三、亞行在采購領域的下一步舉措
1. 鼓勵現代公共采購制度;
2. 實施電子采購戰略:亞行2020戰略的中期審查的主要建議是加快采用電子采購;
3. 支持各成員國新建或改進電子采購系統的計劃;
4. 為鼓勵使用電子采購,提供電子采購能力建設支持;
亞行實施電子采購戰略的努力將進一步減少交易成本,提高項目實施效率,改善信用監督。
注:本文由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有限公司翻譯、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