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設工程發包承包交易中心 馬占禎
摘要:在現有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體制基礎上,考慮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影響力,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創新電子招標投標運行機制,發揮好市場在公共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按照優化、細化、固化、內化的理念,將電子招標投標系統與市場規則約束、行政監管、電子政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創新監督方式和手段,立足全國范圍遏制傳統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潛規則,升級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電子招標投標監督機制創新升級體制架構
《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是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的上位法,是行政監督部門和監察機構對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中實施監督的基本遵循。
《電子簽名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所附技術規范,為充分利用信息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而健全和完善行政監督、行政監察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具有計算、制表、檢索、對比、篩選、留痕、存儲等輔助能力非常強大。電子輔助評標系統把評標專家評標過程中繁重大量的計算、核對、填表、檢索、整理、歸納中解放了出來,集中精力在技術方案、經濟分析層面進行實質性判斷比較,不僅提高了評標時效、減少了交易成本,同時,交易規則在流程中的固化也有效地制約了人為因素和潛規則的干擾。
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可實現交易數據信息的交互共享?!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至2015年)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
這些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電子招標投標遠程開標、異地評標和信息數據的交互共享,也提供了非一個城市和區域所能解決的基礎性設施條件,在線監督也將成為現實。
那么,在這個充斥著潛規則博弈和廉潔行政的敏感地帶,利用信息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如何創新建設和健全完善行政監督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呢?
現提出一些有待成熟建議性的觀點,供課題組參考。
一、利用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監督流程的優化
優化的目的在于強化監督力度,減少監督節點,提高監督時效。交易流程中行政監督內容是“五備案一抄報”,即,招標組織形式備案、招標方式備案、資格預審文件備案、招標文件備案、招投標情況報告備案、合同備案。行政事項辦理程序是“受理、審核、決定、告知”。交易平臺運營機構執行受理和告知,行政監管人員執行審核和決定。
優化的設計:
1.監督交易平臺運營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驗證初始錄入信息的真實性,并確保數據電文不被篡改、不遺漏和可追溯。
監督并協調實現項目信息(包括招標方案)、規劃信息、工商注冊信息(包括自行招標企業、招標代理機構)、企業資質及人員執業資格信息和信用及業績信息,實現跨行政部門、跨省市地域的互聯共享。推進在線交易和交易智能化水平。完全或部分不具備互聯共享源數據信息的,招標人需持有關資料現場辦理入場登記。
2.取消資格預審文件備案和資格預審環節,改為合格制資格后審。
這樣不僅可以縮短過長的交易時間,也完全可以達到預審的目的。同時,更為關鍵的是遏制了在入圍后圍標的風險,“拆除”了潛規則發酵的環境。
3.取消交易流程中投標報名環節,直接下載招標文件。
下載時,對不符合投標條件的投標人交易平臺將自動予以提示,但不拒絕其下載文件。
4.中標候選人公示期間,在公共服務平臺全部公開中標候選人投標情況、專家評審評分詳細情況,以便于市場主體監督、行政監督、公眾監督。
5.重點工程項目實現評定分開,必要時,增加標后評估或審計環節;通用工程項目是否選擇評定分開由招標人自行決定。
6.重點工程項目在公共服務平臺應實時公布履約情況,以便于事后監督“兩場聯動”。
二、利用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監督方式的細化
細化的目的是促進監督方式與電子招標投標模式相適應。
細化的設計:
7.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監督與交易平臺交易需要的數據信息的實時公開,并發布提供公開鏈接接口。暫時沒有條件公開的數據信息,由數據信息提供者在線提交并電子簽名(或對真實性承諾)。
8.招標文件評分規則的設置。
招標人采用“綜合評估法”確定中標人候選人的,招標文件中評標分值設定:經濟標與技術標權重通用工程項目不應不小于70:30,應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格法選擇中標人;重點工程不應小于60:40,應采用綜合評估法選擇中標人;采用合格制資格后審和信用評價的一票否決不計算分值。
獲獎信息、注冊資金、資質等級不計算分值。
9.指定的“三報一網”公告發布的媒體,應系統升級并延伸到國家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
三、利用信息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監督內容的固化
把相對穩定的規則、程序和功能塊固化到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中,目的在于減少人為干預、保證系統安全可靠、提高交易效率、減低交易成本。
固化的設計:
12.下載招標文件時,企業資質等級、安全生產許可證、項目經理、施工隊長等不符合要求時應予以問題提示,但不拒絕其下載招標文件。
13.投標報名少于三家,或參加開標的投標人少于三家,時系統自動中止并對其項目作廢標處理。
14.合同備案信息、場內中標業績信息、行政處罰限標處理、資質資格信息、數字證書黑名單信息,在交易平臺與電子政務系統之間數據信息能夠自動交互共享。
15.研究創新動態監督系統和自動預警系統。
四、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監督制度的內化
公信是市場主體對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運營機構及監管人員公平公正履職認同度,也是考量社會公眾對公共資源市場化公開配置過程的認同度。
內化的設計:
16.在交易環節和行政監督事項節點設置在線評價器,采集市場主體對工作人員的評價評語。通過定性或定量的評價分析,把對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制度化,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
17.根據工作職能和工作內容,統籌規劃設立監督崗位,并公布每個崗位的權力目錄。
18.統一規范全國電子招標投標監督體系,各省市不再制訂相應的規范性文件和相關政策。
19.非一個城市或地域所能解決的技術和管理問題,如支持不同身份認證機構數字證書的兼容互認、協調制訂遠程開標及異地評標相關標準規范等問題,要由國家層面相應行業自律組織立項研發、推動建設或采購服務解決。
20.保持投訴渠道暢通,按相關投訴管理辦法依法解決投訴問題,并把投訴處理結果納入市場信用評價管理。
21.積累、涵養和建設行業大數據,行政監管部門要發揮好政府推動和引導作用,實時升級公共服務平臺以數據信息樞紐平臺到包含決策咨詢服務的轉變、以行政監管為主到與行政執法相結合轉變。
五、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監督體制的變化
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市場體系不斷的完善和健全、行業規則規范制度的統一,有了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先進工具后終究會對招標投標行業產生革命性變化。
變化的設計:
22.國家以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為抓手,培養、扶持、推動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市場化、采購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管平臺管理服務規范化。
23.對已納入編制的有關事業單位,有獨立能力的或推向市場獨立經營,如北京產權交易所模式,或暫時保持現狀積蓄條件。
24.交易平臺運行機構在現狀有形市場體制基礎上整合,公共服務平臺在現狀行政監督體制基礎上整合,行政監督平臺在現狀機構改革基礎上整合,實現由三大平臺的架構,帶動現狀體制資源和場所資源的優化組合,形成對潛規則和權力的制約機制,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使市場在公共資源優化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