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文愛軍
一、國內電子招投標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近年來持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以2013年統計數據為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0.2萬億,同比增長29.9%。其中,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8.2萬億元,同比增長31.2%。電子商務不僅已經逐步改變了企業的商務經營模式,而且正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據有關資料顯示,未來10年我國將有70%的貿易額通過電子交易完成。作為B2B電子商務的重要內容,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也將如此,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適應能力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未來。
電子商務經過12年的發展,電子商務服務商及用戶群體發展壯大。我國B2B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達12,000家,同比增長5.7%。中國B2B電子商務服務商的營收規模約為205億元,同比增長28%。國內使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中小企業用戶規模(包括同一企業在不同平臺上注冊但不包括在同一平臺上重復注冊)已經突破1900萬。
電子招標投標主要涉及和運用的是電子商務的技術手段和操作方式,伴隨著電子商務快速增長的同時,招標投標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招標代理機構達到了6000余家,年招標項目達到340余萬條,其中電子招標投標占到近一半的比例,各類電子招標投標平臺由政府、協會、企業等不同主體大量建設,在滿足專業化需求的基礎上,有利于促進競爭。但由于不同交易平臺之間信息資源不共享、操作系統不兼容、技術存在壁壘,導致市場分割、資源浪費和監管不力等問題,影響電子招投標作用的進一步發揮。電子招標投標的持續健康發展,對實現資源共享、打破技術壁壘、提高交易透明度、加強信息集成等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互聯網+”對招標采購的影響
2015年7月初,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ヂ摼W與招標采購的結合促進了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產生,使招標采購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國家相關政策的頒布和先進信息技術的支撐,使得電子招投標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電子招投標將逐步實現采購資源的整合,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
(一)國家政策法規的頒布,為“互聯網+”招標采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電子招標投標技術規范》已經頒布實施,明確了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的建設內容,為開展“互聯網+”招標采購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據,推進了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迅速、健康的向前發展,也消除了各需求單位對電子采購在合規性、合法性方面的顧慮。下一步《電子招標投標檢測認證規范》也即將頒布,為規范數據、互聯互通打下基礎。
(二)先進信息技術的支撐,為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先進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使得電子招標投標信息化解決方案日臻成熟,而電子招標投標方式有利于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杜絕人為干預,又更進一步推動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應用的深度和廣度。
(三)海量數據的互聯互通,為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全社會對采購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在“互聯網+”背景下,多樣的信息入口,海量的數據傳輸為數據共享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開放采購數據資源,實現采購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有利于推動全社會對采購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三、“互聯網+”招標采購的新特征
?形成公共服務平臺、交易平臺、監督平臺互聯互通的電子招投標生態圈
《電子招標投標辦法》第三條明確規定電子招標系統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交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也對上述各平臺應管理的內容、履行的職責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而其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務平臺則是滿足交易平臺之間信息交換、資源共享需要,并為市場主體、行政監督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核心平臺。形成交易平臺提供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共享、融合、分析數據、監督平臺應用數據的“互聯互通”電子招投標生態圈
?電子招投標的全流程貫通與集成
目前許多“電子招投標平臺”,實際只是完成了招投標資料電子傳遞,許多環節還需要大量的現場參與和人為操作,無法實現真正的透明、公開、公正,投標人的投標成本也依舊居高不下;未來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能夠將招標采購計劃、項目準備、招標文件結構化生成、公告發布、離線投標、在線開標、結構化評標、智能輔助授標的全流程實現電子化,杜絕招投標過程中的人為干預和黑箱操作,同時能夠與相關的管理系統(如ERP系統、合同管理系統)緊密集成,實現采購需求、物料信息、供應商信息、合同信息的集成共享和數據分析。
? 實現跨行業應用,能夠快速上線運行
隨著《電子招投標技術規范》、《電子招標投標檢測認證規范》的持續推行,具備通用性和開放性的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產品將會廣泛推廣,可以滿足不同行業招投標的需要,通過采購業務類型和采購方式的設置,業務組件的靈活配置,非常便于在不同行業進行快速實施,節省了用戶的大量成本,這將改變現有傳統電子招投標平臺的建設實施方式。
?大中型企業獨立系統與中小型企業云招標并存
大中型企業對自身電子招投標的功能需求將會更廣泛,更深入,大中型企業將根據自身采購的特點和自身業務發展的實際要求,獨立建設并運行本企業的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
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將廣泛應用基于云架構的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按照“架構即服務、軟件即服務”的商業模式,可以讓中小企業在建設、運維零投入的情況下,快速實現電子化招標采購,解決了中小企業軟硬件費用不足以及運行維護人員不足的困境,激活了中小企業電子化招標采購的需求。
四、“互聯網+”招標采購下一步發展思考
“跨界融合、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核心思想,“互聯網+”招標采購下一步發展將通過跨界融合實現招標采購與其他系統的數據共享,連接一切實現各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數據的分析和應用。
(一)通過跨界融合,消除信息孤島
人類社會的各項活動都與信息(數據)的創造、傳輸和使用直接相關,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都是在逐漸打破信息(數據)與其他要素的緊耦合關系、增強其流動性,以此提升使用范圍和價值,最終為社會、經濟服務。
在“互聯網+”的新環境下,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按照“技術創新、優化流程、規范程序、專業運營、統一標準”的原則,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完善交易平臺自身的功能,以滿足招標采購業務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實現與其他系統的集成,改變過去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信息孤島的格局,實現跨系統、跨平臺招標采購信息融合,開創數據共享應用的新局面。
(二)通過連接一切,實現大數據應用
信息(數據)成為獨立的生產要素,歷經了近半個世紀的信息化工程,信息技術的超常規速度發展,促成了信息(數據)量和處理能力的爆炸性增長,人類社會也因此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結合目前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計劃,連接全國所有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打破一切壁壘,開展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與公共服務平臺的集成,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形成三級招標采購數據中心,在此基礎上研究招標采購大數據的應用價值,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1、企業級招標采購數據中心
依托企業級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匯集交易平臺招標采購數據,運用數據挖掘方法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優化完善采購策略,為企業采購決策服務,提升企業智慧采購能力。
2、省市級招標采購數據中心
依托省市級公共服務平臺,匯集本省范圍內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數據,按照數據類型、數據周期等維度進行分析,為本省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3、國家級招標采購數據中心
依托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匯集全國所有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招標采購數據,按照行業、類型、時間等維度形成采購數據資產,并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為國家宏觀經濟提供決策支持,并為政府機構、行業協會、采購主體提供數據增值服務。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大環境驅動下,招標采購業務橫向要實現與其他業務系統的應用集成,縱向要實現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省市公共服務平臺、國家公共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打造招標采購全新生態鏈,為企業、各級政府、國家決策提供服務。
新時代、新技術、新機遇,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招標采購行業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以全國招標采購行業中的頂層根平臺——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為代表的新事物、新體系,是對國家戰略發展要求的積極響應,是對“互聯網+”與招標采購相結合的重要實踐,是推進國家招投標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我們將迎來一個“互聯、開放、透明、共享、融合”的有序競爭發展的招標投標市場。